近期,雁塔区举行了工地颗粒物管控暨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,展示了西安市建筑工地最新的绿色和智慧施工风貌。工地上加装了喷雾空中抑尘系统、可二次回收的地面材料和环保智慧工地监控系统。
在潘家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中,自动喷淋头和移动洒水车不间断地喷出细密水雾,蓝色的“降噪屏”将半成品加工产生的扬尘和噪音有效地控制在工地范围内。工地上覆盖着绿色密目网,就像一片天然草坪,既遮住了扬尘,又美化了环境。工地空闲地还被改造成带状花园,种植着格桑花等绿植,既预防了水土流失,又美化了环境。

此外,工地使用的地砖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,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。
工地还引入了智慧工地中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、扬尘监测系统和喷淋降尘系统,通过监控设备对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。在智能建造指挥中心平台,大屏幕上显示着施工现场的各个作业面,工程车的进出和扬尘情况都能被立即识别并进行监控。

在中海锦业元晟项目工地和沙滹沱片区安置楼项目(东区),也采取了雾炮和喷淋等措施来控制扬尘。雁塔区还将加强工地分级管理机制,根据工地的级别对监管措施和督查频次进行差别化管理。观摩人员纷纷表示,通过参观这些工地,他们学到了很多,认为将防尘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,以及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能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根据雁塔区的要求,所有在辖区内的工地(包括未开始建设的工地)必须配备密目网,网孔至少为6针,以覆盖全部裸露土面。此外,还需要建立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,推进施工过程的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慧化,逐步实现对辖区内工程项目智慧化工地监管的全覆盖。
为确保监管到位,严格监督整改落实,依靠道路巡航系统和“一区一策”专家团队的调度指令进行实时调度。对于存在反弹或反复出现问题的单位,要进行约谈和处罚,并及时进行“回头看”以确保监管工作得以有效落实。

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金龙介绍说,今年以来,全市采取多种措施,着力改善空气质量。从2月到4月,尽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,但全市克服了不利的气象因素,加强了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的防治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了10.4%;而5月到8月,全市则集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攻坚行动,9月和10月虽然全省普遍出现反弹现象,但全市克服了高温和少雨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,臭氧浓度同比降低了6.4%,改善幅度在全省中居首,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了2.1%。作为全市的核心区域,雁塔区在整个第三季度在八个新突破中,加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,在重点攻坚上取得了第一的成绩。在1月到10月的时间内,雁塔区的综合指数同比下降了6.3%,空气质量的六项参数呈现“五降一平”的趋势,优良天数同比增加了7天。
近年来,工地扬尘管理采取了许多管控措施,如扬尘在线监测、非道路机械管理以及加强夜间渣土运输的管控等。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“组合拳”,成功改善了颗粒物浓度,持续提高了空气质量。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陕西知行华智整理发布,工程管理变革,智慧工地引领能效提升!更多关于智慧工地的相关新闻详情,可以访问知行华智官网行业动态。陕西知行华智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业智慧工地系统的集成服务商,如果您对智慧工地有需求或更多疑问,可以直接在知行华智官网上咨询了解!